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三教堂记
道士某君某通儒而旁习乎佛氏之法于所居辟堂三
楹间乃肖孔子释迦老子之像合而祠之因名曰三教
堂爰使来取记予惟三教之道若岐径之异趋冰炭之
不相入盖不可同日而语者也是故儒者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而佛氏则以守空寂灭明
心见性为事道家则以清静无为鍊形长生为主要其

归清静无为则当株守块处莫能事事明心见性则当
死灰其心朽木其身呜呼使天下之人皆习二者之学
则谷粟布帛无所出而五伦五常亦几泯矣必若吾儒
之道行之万世而无弊用之须臾不可离者为可尚也
故世之知本者是宜以孔子家祠而户祭之今乃慢不
加省幸赖前代遗制尚存而郡县之设未坠然而佛老
之宫则乃遍布乡闾星罗棋列不可悉数其故何哉夫
孔子之道 明白坦
易正大光辉非有奇谲诡伪以衒人 (第 3b 页)
    所作跋语中今观其诗文虽多近朴直少波

    澜回复之趣不能成家然 明白坦
易往往有
    关于劝戒不失为儒者之言朱子所称实出
    公论不尽以其子文子游于门下之故也焦
  (第 2a 页)
  璘懈职鲜仁忝于命吏神鉴弗豫移罚我民东作告兴
雨泽弗降甫苏之众复惧捐瘠璘食其力实深忧愧谨
涤躬自荐愿当明殛早濡甘泽以安庶人唯神聪明璘

言不缕

  祭大司马静庵胡公文

  唯公廉厉端执不为融通 明白坦
洞不为隐匿秉节如
岳虽危不欹嗜义如食虽老不怠故其历官也剸繁剧
其若割临鄙夫而见化履外台则逆夫寝谋立中 (第 41a 页)
有左补阙李君。君名翰。赵郡赞皇人也。天姿朗秀。率性聪
达。博涉经籍。其文尤工。故其作。叙治乱则 明白坦
荡。纾徐(
一作馀)
条畅。端如贯珠之可观也。陈道义则游泳性情。探微
豁冥。涣乎春冰之将泮也。广劝戒则 (第 06b 页)
俯首退去为良
民如初朝廷时遗近臣经略江南官有异绩者必超擢之有
司方以功状闻府君竟以疾卒寿六十又七府君 明白坦
(第 8a 页)
   问先考小祥四月二十六日。前欲行先妣襄礼。而村染不洁奈何。平日于礼书矇矇。未知服制之为如何而得当。杜说有曰父已葬而

母卒则服母服至虞讫。服父之服。既练即服母之服。父丧可除。即服父之服以除之。讫而服母之服。间传疏又曰斩衰受服之时。而遭齐衰。初丧。著斋衰。要带兼包斩衰之带。二说未知孰是。我国先贤通行之礼。必也执中于斯二说矣。
所示杜元凯间传疏两说。沙溪备要只言其与家礼相异而已。初无一言折衷。至其他说见于问解者亦肰。况此末学病昏者。安敢僭喙于其间。肰区区之意。欲且依家礼本文所谓重丧未除而遭轻丧以下一条以行之。朝夕哭位。各服其服。恒居出入。必服父服。不犹 明白坦
夷。易行而无疑乎。盖父丧中并有母丧者。便依父在母丧之例。而沙溪以为父丧未殡而母卒则犹可以父在旁照。若 (第 209L 页)
 右见礼记礼运疏。亦逸经。其礼在于大祫合食时也。
吴草庐逸经之不载者。又有逸奔丧礼四则。天子巡守礼一则。烝尝之礼一则。军礼一则。朝贡礼一则。逸礼一则。凡九则。又学礼见贾谊传。朝事礼见觐礼注。

古明堂礼,昭穆篇,月令记,大学志见蔡邕论。本命篇见通典。聘礼志见荀子。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明堂记,曾子记,礼运五帝记,王度记见白虎通。王霸记见周礼夏官疏。瑞命记见论衡及文选注。辨名记见春秋疏。孔子三朝记见史记汉书注。未知草庐又何故不取也。夫古礼不过日用动静与夫政令条教之常也。 明白坦
易。虽匹夫匹妇。皆可识而行之。自秦以后至于数千馀年。残缺磨灭。漠焉无徵。学士大夫慨然想慕。而掇拾于断 (第 503H 页)
前来问目。以鄙见条答。而无便未付。想讶之也。忽已经岁。侍学日有佳趣否。大抵思索。固不可不精详。然只就 明白坦
易处。白直理会。验之于心身。方有实得力处。不可缴绕于文句间及旁边零碎义理。恐无益于大体。转入幽暗隐僻 …… (第 125L 页)
 心统性情图曰四端理发而气随。七情气发而理乘。 窃恐理不能自发。必乘气而后发。

且理气相须。似无互发先后之异。
此是义理原头。从古议论多端处。今且熟玩天理流行之妙。人心性情体用之全。然后可以默识。其曰理发。非遗却气也。其曰气发。非遗却理也。就其所主与所重而言耳。谓之理发气发。而非有先后互发之异也。此则看理到解悟处。说理到极至处。姑先于义理显然 明白
下学处理会去。
 朱子曰未发时看义理不得。才知有义理。便是已发。当此时有义理之原。无义理之条理。又曰 (第 127H 页)
。猥以文字。纪公之绩。惧不足以尽公之德。乃采于士大夫之诵。为之铭曰。
猗欤仲父。实惟我师。忠信正直。 明白坦
夷。为臣尽节。王国是毗。謇謇匪躬。行峻言危。天运艰难。有平则陂。危疑之际。蹢豕非羸。乱况斯迫。大夫其 …… (第 90L 页)
正公文集事关尹家父子者。作二册。并录 孝庙己亥独对说话。用囊封例使子亮臣赍呈。 批旨曰今卿陈辨。可谓 明白。
仍览册子。先正议论本末。其所以明大义忠圣祖。详悉无馀矣。俄兼 世子赞善。转吏曹参判。时辈意申球疏出于 (第 95H 页)
  

上星湖李先生书(先生讳瀷○丁卯)
两度造谒。出于积岁尊慕之诚。非敢谓此陋质可以承教矣。月前邵南便。忽伏承手书。仰审初寒动止万安。驰慰遥深。第蒙不鄙。仰质疑礼。逐件指教。赐谕勤厚。有不敢承当者。悚惶退缩之馀。得以见与进不保往之盛心。而自幸不见弃于并世之大人君子。则顾此下品之质。或有从善之望矣。感颂无已。信后月改。冬候不适。伏问静养气候一向康宁否。仰德之怀。靡日而弛。鼎福拜违以后。忽已数月。亲癠身恙。殆无宁日。加以荒年。窘束殊甚。无展卷之暇。目看天赋之衷。日就颠倒。而莫之知救。良自悼叹。鼎福幼而失学。长迷厥方。不知目前大路 明白坦
荡。自易寻觅。而浪自奔忙于百歧千径之间。若夫历代诸史世务经纶之书。至如兵谋数术阴阳驳杂之类。靡不欲究 (第 361H 页)
  [维持此心之道在于书册]
张子曰。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臣窃谓学问之道。不但在于书册。而维持此心之道。不可外书册而他求。人君虽于万几之间。不可一日暂废也明矣。盖人心不能两用。亦不能不用。既用于书册。则宜其维持在此。而不暇于他歧走作之患矣。一心既无维持之力。则其何以酬酢万变而尽合于天理之正乎。伏念数日以来。温绎三谟。 法筵乍辍。印册未完。 召对又停。此虽非出于懈弛间断之意。而第未知 殿下深宫燕閒之中。一心之颙然庄敬。果能如御法筵对臣工之时乎。又未知 殿下温绎之工。果至于浸渍浃洽之域而止乎。伏惟 殿下

圣德既高。临文讲解。所向无碍。而况伏念二典三谟。 明白坦
夷。无有佶倔而难通。疑晦而难知。 殿下之所谓温绎者。倘于几务之暇。一二翻阅而已。则其何以从容于句读文 (第 496H 页)
  

梧川先生文集序[李裕元]
古人文章。明道德通世务。如典谟之言。皆 明白坦
易。无深怪险僻之语。乃可为经籍之鼓吹。政化之黼黻也。梧川先生在 英庙盛际。谋王体断国论为己任。所制文 (第 3H 页)
明白坦
夷。想见其为人。诗尤豪健奔放。一往千言。而发之以平易。有盛世中和之音。然此皆不足以论公也。公之诗多壬 (第 395H 页)
清阴金公石洲权公。其尤也。呜呼。此非所谓不知其人。视其友者耶。公之文。滔滔自运。不事劖刻淘汰之工。而 明白坦
夷。想见其为人。诗尤豪健奔放。一往千言。而发之以平易。有盛世中和之音。然此皆不足以论 (第 3H 页)
  
沙村集跋[李教源]
余寓湖西时。张斯文甫。袖先世遗稿来示余。请为之跋。余乃披其集。即沙村张先生文集。而余宰带方时。先人所尝證雠者也。余侍先人座。先人方阅是集。教余曰。近阅湖南遗贤文集多矣。未有如张公之遗稿也。诗则温醇和畅。有晠世中和之音。文则 明白坦
夷。无巉刻艰难之态。即其文。可想其为人。慈详恺悌。温厚忠纯如也。顾以荒拙。何敢赘说。追感先人之手泽。
梧川先生文集序
古人文章。明道德通世务。如典谟之言。 明白坦
易。无深怪险僻之语。乃可为经藉之鼓吹。政化之黼黻也。梧川先生在英庙盛际。谋王体断国论为己任。所制文字 (第 493H 页)
别有幽隐难测高妙奇特之事。故以有异于人问之。孟子直以尧舜与人同答之。盖明君子之道在日用常行之中。本自 明白坦
易。初无幽隐 …… (第 357H 页)
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此说非不 明白
直切。至作货殖传。津津说利。读之便使人歆歆欣欣然只知有利。不知世间复有事在。两说谓出一口不得。故人贵 …… (第 366H 页)
言之事。不可行之物。存着心内。毕竟要用甚么。不过成一团心病。
人好说神异。便向虚妄去。殊不知天地之道 明白
坦易而无妄也。
程子曰。有人见鬼神。若非眼病。必是心病。
心本虚灵。若不以实理主宰。恍惚怪妄。何所不 …… (第 369H 页)
作中庸时。想来老氏之说已盛行。人皆把性作虚空看了。故子思直指人喜怒哀乐而立说。只言其发未发。此意似极 明白。
或问子云喜怒哀乐之未发。其体段各各分明。初不 (第 369H 页)
地矣。所谓理气。只在人分合看。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为生之德也。全此则为仁。失此则为不仁。此 明白坦
夷。易知易晓之理也。但是德也。囿在形气中。故不能无气禀拘之于前。物欲蔽之于后。只知有我而不知有人。只 …… (第 375L 页)
制穷。而但知觉之先后。气质之昏明。见解之敏钝不同。不同则天下之理。岂可人人而尽知之哉。圣人之心。光大 明白。
至公无私。动静忧乐。皆以天下而我不与 …… (第 377H 页)
。众人气质不纯。惑于所向。蔽于所背。偏侧而不平正。尖斜而不圆直。欹险而不坦夷。狭窄而不宽弘。暗昧而不 明白。
不畏天命而只循己私。不恤人言而只循己欲。虽古昔圣贤言语。忽之不暇。况问于人乎。我不乐问于人。人不乐告 …… (第 377L 页)
可也。然究其所以分。则只在公私理欲两端。而恢公去私。遏欲存理之方。以好问为主。然后自然意味平和。道理 明白。
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笼罩自欺之患矣。颜子以闻一知十之资。闻克己复礼之目。竭力从事。故不计自家之能。 (第 377L 页)
顾。案上无杂书。惟有心经近思录及晦庵退溪二先生之书而已。俯读仰思。体验而身履之。融会熟复。义理自见。 明白坦
易。绝不作艰深苛刻搜奇立异之想。除就寝及甚病外。未尝不冠带庄饬。竦然危坐。乡里有会。稠人剧谐。或是非 (第 352L 页)
饰。 明白坦
夷。表里如一。使人可亲而不可狎。其在家也。每晨起。起必具衣冠谒家庙讫。整襟终日。俨恪自将。当祭则宿戒 (第 454L 页)